第(2/3)页 既然皇帝早已掌握贪官罪证,那还安排此人收集证据做甚? 待时机成熟,若是没有此人呈上的证据,皇帝亦能轻而易举将李党之流一网打尽。 还好此人坚守了本心,和皇帝一条心,要清除李党。 否则,那枚玉佩,只会是催命符。 而大部分皇帝都是深谙此道,很是理解这位皇帝的做法。 帝王之位,本就如履薄冰。 皇帝怎么可能完全信任一人,亦或是把全部的宝压在一人身上。 或许暗中收集证据之人,除了内廷,此人,还有其他人。 ...... 【提到王彦清时,皇帝的语气变得稍微柔和。】 【朕先将他外放历练,是因为他太过刚直,不懂得朝堂之道,这也是在保护他。】 【汉高祖刘邦罢黜萧何时曾说,造饭容易,吃饭难。】 【如今,他经历挫折,想必已经成熟不少。】 ...... 刘邦心中骤然一紧,眉头也随之皱起。 他如今虽已坐上龙椅,但江山能否稳固,还得靠他们这些跟随他打天下的人。 尤其是张良、萧何和韩信三人。 刘邦暗自咬牙,心中暗骂: 天幕,你不干人事! 提自己罢黜萧何干啥啊! 这下好了,萧何怕是要跟自己离心了! 刘邦虽然不理解自己为何要罢黜萧何,但是也能想到这样的结局。 打江山容易,守江山难。 功臣凭借自己的能力建立功业、协助他治理国家也容易。 但是,朝堂之上难免出现权力争斗,能顺利上位、且不遭帝王猜忌者,寥寥无几。 他既需要依赖萧何的治国才能,又需要防范萧何权力太过膨胀。 想到这里,刘邦真是想要长叹一声。 他真的也很难啊! 皇帝难当啊! 然而,萧何却是能平静接受这个事情。 自己只是被罢黜,又不是被处死。 他明白自己功劳太大,若是自己功高震主,必将引起刘邦的忌惮。 届时,他可能会为了自保,通过“自污”来化解刘邦的猜疑。 他若是能顺利被罢黜,那也算是得到善终嘛。 第(2/3)页